编者按
(资料图片)
观江淮风起云涌,察皖间细微秋毫。中新皖事微信公众号与中新网安徽客户端推出【中新皖间观察】专栏,旨在以原创内容为核心,以独家观点为引领,生产差异化文字传播产品,从专业角度洞察安徽,梳理安徽文化、社会等领域热点事件经纬。
“比亚迪从开工建设到整车下线仅10个月,5个月产值过百亿,10万辆整车下线,‘长丰速度’令人惊叹。”
7月15日,中国·长丰第二届荷花文化旅游节暨新能源汽车下乡惠民消费季活动在合肥市长丰县举行。
启动仪式上,长丰县副县长安鑫说,过去的2022年,全县锚定“两新一示范”,聚焦“强县、富民、善治”,坚持“产业、科创、资本”三箭齐发,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交出了“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全省唯一,固投、工投全年领跑,四个季度蝉联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全年工业产值超千亿、亿元企业超百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高分答卷。
长丰县位于合肥市北部,1965年正式建县,由于资源禀赋缺乏、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制约,一度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直至2012年,长丰实现贫困县“摘帽”,四年后,长丰跻身“全国百强县”榜单。
2022年,长丰县GDP达到亿元,并连续五年进入安徽全省制造业十强县、十快县。
长丰县如何在近10间连续“长丰”?
有观察者称,长丰县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该县秉承“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坚持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
以前很多人提到长丰,脱口而出的是长丰草莓、下塘烧饼、庄墓圆子等美食。
如今再谈长丰,多了一个IP“长丰速度”。
2021年7月,比亚迪基地建设项目落户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
第二年6月,位于长丰县的比亚迪基地第一辆整车正式下线。
从项目谈判到签约用时23天;从签约到开工用时42天;从开工到整车下线,用时仅10个月。
比亚迪项目的快速落地出产,得益于优良的营商环境,而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强产兴业的“强磁场”。自2021年开始,长丰县委、县政府采用“周六解题”工作方法,由县级领导牵头,以现场办公的形式,每周六召开重大项目调度会,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精准研究、逐项调度,共性问题统筹解决,个性问题“一事一策”。这些“上会”事项都是“走下去”收集来的企业发展重点、难点和诉求。
近年来,长丰县始终坚持“诚心为企”服务理念,做到“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绕项目转”,全力为企提供“金牌服务”,让各类经营主体在长丰放心投资、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有人说,比亚迪创造了长丰速度;也有人说,长丰创造了比亚迪速度。让社会各界看到的是比亚迪基地建设项目是长丰县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的生动体现。
数据显示,2022年,合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48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已实现产值亿元。
目前,比亚迪在安徽形成了以合肥为中心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以无为、蚌埠、滁州、阜阳为支撑的新型动力电池、电池材料、混合动力发动机、高压电器等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
在安徽省提出把安徽建成国际影响力产业集群之后,合肥市积极响应,加快把合肥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
今年6月初,在合肥举行的第五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做主题演讲时表示,比亚迪将按照既定规划,尽早投产达产扩能,加速形成从原材料供应,到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再到整车设计制造的本地化全产业链,并抓紧谋划新的接续项目,助力合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
今年7月8日,“奋进千亿,共富长丰”长丰县2023年区域价值发布会上,合肥市副市长何逢阳说,长丰目前产业已兴、格局已成、潜力已显,深度融合主城区,合肥北城、下塘新能源汽车城、未来大科学城、县城四城辉映,正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丰路径。
这些年,长丰“依市”布局发展配套工业,实现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推动了工业“超常规发展”。
工业立县,产业强县。长丰全力构建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家电、高效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现代高端服务“三主三新”产业体系。
比亚迪、中创新航、优信汽车、佳通轮胎,四个百亿项目落地建设。随着比亚迪、中创新航等龙头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一个千亿级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标志性产业将现身长丰县。
在深耕工业“主阵地”聚焦产业“主战场”的同时,长丰县深挖“心有梦·就长丰”文旅内涵,坚持以旅游为牵引,创新推动农文旅跨界融合,打造了荷花节、龙虾节等多项品牌活动,该县先后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省级乡村旅游特色美食村”等多项殊荣。
“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对接供需关系、提质服务企业、做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的后半篇文章。”安鑫表示,长丰县同步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融合”,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发展目标。
我们乐见一个工业产业高速发展的长丰,同样,我们也更期待一个“诗与远方”兼具的文旅长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