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RFID世界网> 资讯 >

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是什么,有效期为多久?

2023-07-31 14:37:59   找法网

一、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是什么

民事纠纷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依强制程序保护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

需要注意的是,权利人在有效期限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胜诉权即告消灭。通俗地说,诉讼时效是指法律规定你的某种权利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行使,超过这个期间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了。


(相关资料图)

二、民事纠纷诉讼时效的有效期为多久

民事纠纷诉讼时效的有效期为三年。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 【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我国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我国关于诉讼失效的规定为:

1.一般诉讼时效

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长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3.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找法网提醒:时效具有强制性,任何时效都由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时效的延长、缩短、放弃等约定都是无效的。

标签:

新闻速递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