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云舍村大门
“入夏以来,前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每周五至周日晚上7点半我们会在土家民俗风情表演场开展篝火晚会活动,还有民族歌舞表演,以此来吸引游客。”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江口县云舍村党支部副书记杨骞介绍。
(资料图片)
江口县云舍村美丽风光
云舍村坐落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下太平河畔,这里居住着3个自然村寨,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丰厚,风景优美秀丽的土家族聚居古村寨。这里至今保存着浓郁的民族风俗习惯,因而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
江口县云舍村美丽风光
进入景区大门,土家族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景区大门上的“中国土家第一村”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云舍村是一个集山、水、洞、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古朴村寨,也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曾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村寨”“中国最美村镇50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江口县云舍村清澈的河水
到达村口,清澈的河水顺流而下,踏过风雨桥青石板路,伴着悠扬的音乐声,一栋栋土家风情的木质房屋高低错落。再往里走,便可见神龙潭、龙塘河、仙人洞、嘎麻洞、云岩大峡谷等自然景观。
江口县云舍村土家民俗风情表演场
近年来,云舍村大力发展假日经济,发掘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在开展好以传统节庆活动的同时,深入挖掘土家特点的“赶年”“过社”“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让这里的土家文化气息越来越浓。
江口县云舍村神龙潭自然风光
沿河而下,便可见排列在小河边上稻草木屋,这是古法造纸坊,居住在云舍村的村民曾世代以造纸为生,随着时间推移,只有一家延续至今,而古法造纸坊却保留了下来。
江口县云舍村古法造纸坊
传统古村落——云舍村
云舍村依托民族特色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土家筒子屋、古法造纸坊、云舍土家民俗风情表演节目等特色旅游吸引游客。目前,云舍村日接待游客3000余人。2023年,云舍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000余元。
江口县云舍村“云舍里”民宿
旅游的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家门口致富。
“我们家是云舍村第一家民宿,旅游高峰期,民宿房间需要提前半个月预定。”“云舍里”民宿管家谌娟说。据她介绍,2018年梵净山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后,“云舍里”民宿的创始人以此为契机,开了村里第一家民宿。民宿以修旧如旧的方式,保留土家族房屋的断墙烂瓦,保存着筒子屋的结构,让古老的原始村落焕发新生机。
江口县云舍村“云舍里”民宿
“这里挺不错的。”来自湖南长沙的游客杨女士夫妻二人通过在网上搜索,联系到“云舍里”民宿,原本只是打算住一晚,因为喜欢这里,又加住一晚。
江口县云舍村美丽风光
“这里太漂亮了,水又干净,空气又好。”来自广州潮汕的游客黄蓓,带着家人来到云舍村,这是她第二次来到村里,因为来过一次,迫不及待推荐给家人。
在江口县云舍村旅游拍照的游客
经过多年的发展,云舍村成为江口县乡村旅游发展的领头雁,2003年云舍村有了第一家农家乐,2006年开始建设民宿。截至目前,农家乐发展到有52家,民宿42家。云舍村农家乐生意火爆,旅游接待能力逐渐增强。
江口县云舍村美丽风光
江口县云舍村农家乐
此外,云舍村修建了村集体经济风雨桥旁大棚摊位,小吃摊位16个,烧烤摊位30个,已完成招租并开始运营。云舍村演职场门面也在“五一”节假日期间开始营业,注册了云舍村特色旅游产品“云舍大嫂”,包括土家社饭、农家腊肉、蒿菜粑、干竹笋、珍珠花生等云舍村特产。
江口县云舍村美丽风光
江口县云舍村美丽风光
“下一步,云舍村会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挖掘云舍村可利用的资源契机,把云舍村建设得越来越美好!”杨骞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阮丹
编辑 屠琪
二审 郎艳林
三审 吴文仙
标签: